站內搜尋

顯示具有 甲蟲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甲蟲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世界第一鬼~英特梅迪亞鬼艷鍬形蟲

全世界甲蟲迷都超熱血的英特梅迪亞鬼艷,今年整批的飼育成果出來了,趕緊跟大家分享一下最新的飼育成果與心得:
      有別於以往,這回我們所採用培育幼蟲的食材是百分百自製發酵木屑,精選未種植過菇類的櫟木生木屑發酵而成的產品,英特鬼實在是一種很容易飼養的鍬形蟲,繁殖簡單時常爆產,一隻母蟲產卵數可輕易突破一百顆,交配方面也不會有問題,公蟲對母蟲的家暴分屍事件很少發生.因為是熱帶蟲種,繁殖時須保持在25度以上的環境較佳,冬天繁殖北部地區的蟲友需特別注意,不然還是會摃龜給你看.幼蟲飼育的話較不必擔心到低溫的問題,室溫在15度左右還不至於冷死,但最好還是保持在20度以上.尤其是化蛹的階段,蛹期是蟲一生最脆弱的階段,夏天還好冬天的話最好不要手癢撥開土繭查看,一定是增加低溫或感染死亡的風險.順利的話,其幼蟲期即使是公蟲也不用一年,算是一種十分強健好養又速成的超大型鍬型蟲,超過十公分絕對不困難,跟大家分享一個養大蟲的關鍵,今年我們養上百隻英特鬼所得到的心得,飼育幼蟲的容器可以不用太大,較大的公蟲只需約2升-4升空間即可,但儘量選擇底面積較大的容器較容易出長牙個體,如果採用高度深但底面積較小容量相同時幾乎都養出粗壯中牙型的公蟲,這點新發現我們提供出來讓所有熱血蟲迷加入極限飼育的挑戰.也許,下一個破紀錄的就是你.


                 開獎時刻,挖開土繭一定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看到紅紅的長牙實在興奮

                   拿在手上的閃閃發亮力與美結合的英姿收服甲蟲迷的心

   群魔亂舞都是鬼,都是兄弟呦,只取出一部分出來拍照,怕場面太大,失控亂鬥

      這隻同產於菲律賓的遠房親戚~麋鹿鬼艷還是養不出長牙個體,整批表現都是這個德性

美輪美奐的鬼艷沙龍照,黑艷配綠葉越看越滿意

               看到這張蛹照讓我想哭,今年最最期待的英特鬼永別了,冬季低溫加上一直關心祂,果然大蟲就是會死給你看,羽化失敗的殘忍畫面我刪除了(心痛),手賤果然是養蟲大忌,還好勝利方程式已經找到,明年繼續挑戰.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千變萬化的寶石鍬~巴布亞金鍬

                 美麗又嬌貴的鍬形蟲,無論奇特造型、多變的顏色,比起真正的寶石毫不遜色。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人們心中真正的活寶石。

                                  這是蟲界經典的沙龍照,蟲比花嬌系列。
                             三妹比美,各有所長。誰是心中的第一名?
                     紅寶石、藍寶石、99純金、綠翡翠、一點都不奇怪。這兩隻母蟲的頭胸部
                    (上半 身)跟腹部(下半身)比炫比艷。
                          很多蟲友會挑選出的夫妻檔。帶有珍貴神秘色彩的藍寶石仍然是多數人的
                  首選。像是這樣組合的夫妻檔,牠們的下一代仍然帶有複雜得顯色基因,也就是說
                  紅、藍、綠、金、紫都有可能出現。一般來說,金鍬母蟲較容易出現純藍甚至紫色
                  系的,公蟲則多數為金、綠色系,也有純紅色系的公蟲,但最稀少、最珍貴的就是
                 純藍色系的公蟲。要經過好幾代的累代篩選育種才可能達到完美的藍色公蟲。

        金鍬跟彩虹鍬一樣,不論成蟲或幼蟲造形都十分特別。幼蟲跟一般鍬形蟲一眼就能分辨,長長的尖尾巴為其最大特徵。幼蟲很容易飼養,利用高發酵木屑飼育就能夠頭好壯壯,用菌絲瓶飼育同樣也能夠培育出大型成蟲。惟須注意夏季的高溫,一般來說,溫度超過30度就十分危險,還是需要注意溫度的控制。
       化蛹了,是養甲蟲最期待的時刻。剛開始晶瑩剔透的蛹將逐漸帶有金屬色澤散發出來。金鍬屬小型的甲蟲,正常來說幼蟲期均不超過6個月就會化蛹。我們永遠抱著期待的心情等待開獎的時刻。綠寶石爸爸到底有沒有生出藍寶石兒子?紅寶石媽媽的兒子遺傳到紅寶石的血統?還是孕育出神奇的雙色寶石。永遠要等到接曉時刻才驚呼連連。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世界第一長鍬~長頸鹿鋸鍬形蟲

        剛開始喜歡鍬形蟲的蟲迷很快就會被這隻長頸鹿深深吸引,打著世界第一長鍬的名號,有漂亮又特別的造型實在很眩。飼養起來沒有高深的難度,炎熱的夏天也頂得住,完全不像很多種鍬形蟲那麼嬌貴,一沒吹冷氣很快就掛點。堪稱是一種超大型、超好養、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挑戰性的鍬形蟲明星

       長頸鹿的幼蟲真得非常容易飼養,以一般鍬形蟲常使用的菌絲瓶飼養效果就相當不錯,菌種接受度也十分廣泛。大鍬用的秀珍菇、鮑魚菇就很愛吃,黃金鬼、大黑艷用的雲芝菌同樣OK,不想用菌絲瓶直接用木屑飼養也可以。一般而言,採用高發酵木屑(就是一般生木屑經過多次添加養分再發酵)飼養,確實也十分有機會培養出超巨大個體。目前各地蟲迷都使用甚至自行研發高品質的發酵木屑準備挑戰世界紀錄。另一派的人還是認為菌瓶飼育才是王道,而且管理上又方便許多,所以兩派各有擁護者。


        挑戰性來自於怎樣將幼蟲養的超肥然後變態為一隻超巨大的鍬形蟲。世界第一的名號可不是叫假的,產於印尼弗羅倫斯島的長頸鹿鋸鍬形蟲的最大體長能超過120mm,很難再有其他鍬形蟲能望其項背。世界蟲迷們都把牠當作一個最大挑戰的目標,希望藉由人工飼育的不斷改良,成為下一個記錄的創造者。

        長頸鹿鋸鍬形蟲雄蟲總是溫柔的對待雌蟲,牠們不像巨扁類或是叉角屬的雄鍬形蟲那麼兇暴或是神經質,常不分青紅兆白就瞬間夾爆雌蟲,牠們很少發生家暴情形,我們總是觀察到牠們成雙成對的慢慢談戀愛,如膠似漆似一起生活數日之久,最後懷孕的雌蟲才慢慢離開雄蟲尋找產卵的場所,完成下一階段的神聖工作。

         這樣的一隻大蟲實在美極了,這隻弗羅倫斯島的長頸鹿鋸鍬形蟲體長103mm,已經氣勢非凡。我們之前最高記錄是108mm,是用菌絲瓶培育成功的,台灣很多蟲迷都能輕易將長頸鹿養到突破100mm,也就是說超過10公分很容易,但要過11公分的關卡仍舊困難。之前因為我們面臨生死存亡之事業轉型,甲蟲森林整體籌備開設遭遇的困難及金錢投入實在令我們心力交瘁,很多養殖的工作都面臨幾乎停擺狀態,包況研發高品質的發酵木屑。近來,十分感恩很多朋友分享支持我們,我們的經營理念也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肯定。終於,能夠心有餘力再投入專研這神奇的甲蟲世界,再次燃起全面的熱情希望培養出巨無霸的怪物,有好的成
果我們再與大家分享。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神之鍬~美牠力弗鍬形蟲

        產於印尼群島的美牠力弗鍬形蟲,看那對誇張到不行的大顎加上豔麗金色光澤,令人直呼造物者的神奇 。系金A,這隻鍬形蟲是金的,這隻鍬形蟲是真的,世界上真的有蟲迷心中完美的鍬形蟲。牠完美的承現出大家對鍬形蟲的想像,實在無法再神來一筆增加它的美,就算用畫的,就算可以發揮創意也不知該如何下手,所以我喜歡稱牠為神之鍬
        看這張照片,兩隻雄蟲體型截然不同。幼蟲期吃得頭好壯壯的個體才能銳變為一隻漂亮有型的大型美蟲,是每種甲蟲皆然的普通常識。美牠力弗鍬形蟲是少數大顎長度能夠發展得比身體還長的鍬形蟲種類。一般來說七公分是一個分水嶺,全長超過七公分的個體擁有一對比身體還長的大顎,屬於大型個體。小於七公分的個體為小型個體,大顎還是小於身體長度。目前的研究,低溫培養(18-22度)為飼育出大型個體的要素,溫度過高不力幼蟲成長,通常導致早熟而發育成小型個體。本種另一個迷人之處在於,幼蟲發育十分快速,即使是低溫培養大型個體,幼蟲期最長一般不超過六個月,而小型個體甚至不到三個月即開始準備化蛹羽化,可以說是一隻速成版的鍬形蟲。

兩強相爭,是武力爭戰也是争奇鬥艷。
       一般所說的色鍬,是指非黑色,擁有其他色澤的鍬形蟲。甲蟲的顏色一般人認知是黑色的,但其實有不少甲蟲擁有的色彩變化超過大家的想像。美牠力弗當然算是一種色鍬,而且還是色鍬中的佼佼者。美到發燙的金色色澤,只是牠們的基本款,有些個體整體表現不同,有紅色型、綠色型、紫色型,不少收藏家更擁有百之選一甚至千中選一的藍色型個體,我們館內也收藏了兩隻。所以說,只要是喜歡甲蟲的玩家,一定對其愛不釋手。
              朗才女貌不適用於鍬形蟲,鍬形蟲界第一美男子總是溫柔的對待其貌不揚的雌蟲
         這隻體長超過七公分的雄蟲已經堪稱架式十足。十年前我們已經用人工培育的方式養出8.3公分的大型雄蟲。但若比起野外天然個體的驚世世界記錄10公分,這樣的距離可不是一小步,彷彿是永遠追不上的距離。要打破100mm的世界紀錄,全世界的蟲友好像永遠只能放在心裡。多數的甲蟲早早就打破野外天然品的世界記錄。以同屬細身屬的台灣雞冠鍬形蟲來說,世界紀錄更是一再刷新,實在沒有任何理由無法將美牠力弗鍬形蟲培養到極致體長。所以說一定還有其他的未知秘密,等待全世界昆蟲飼育家發現,大家一起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入門級的大兜蟲~毛象大兜蟲

 
       這隻全身毛茸茸的大兜蟲,很多人說牠長得像"奇異果",但牠可不是來自紐西蘭,而是來自中南美洲。很多蟲友都有養過牠們的經驗,是一致公認超好養培養成功率超高的一種兜蟲。在產地中南美洲有許多種象兜屬的蟲,稱他們是"象兜屬"是有緣由的,因為她們多數是體型龐大的巨無霸,而且屬於個性較為溫和的兜蟲,不像其他種兜蟲般好鬥,甚至會兇猛的攻擊主人。另外,牠們幼蟲階段還有一個蠻特別有趣的習性,就是喜歡成群結隊一起生活覓食。


                                                                                
        在我們人工飼養的環境,同樣的需要讓幼蟲寶寶有伴相陪,  至少需要兩隻以上飼養在同一個飼育箱,不像其他的幼蟲多數是需要單獨住"套房"才較有機會培育成巨大個體。
        一定有人會問,象兜一定不能一隻隻分開的養嗎?答案是可以的,只是一般的經驗,單獨飼養得幼蟲因為較孤單或是沒有競爭的關係,往往都需要比混養的個養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夠化蛹也就是說要飼養更久才能變成"成蟲",毛象大兜蟲正常的幼蟲期需要1.5年-2.5年的時間,所以想飼養的朋友們自己看著辦吧。


 
         今年的毛象軍團已在集結當中即將成軍,這一批大概養了2年的時間,除了照片這些以外還有幾顆"潛力股"我還沒將牠們拿出來。我抱持著期待的心情等著牠們破蛹而出,那一刻的感動與成就感是很難形容的。
       
       目前我們自己毛象大兜蟲的飼育紀錄是121mm+,今年應該能夠再有所突破,兩年的努力飼育到了這最後成果揭曉的時刻,總是心裡七上八下的,有幾隻幼蟲最終體重超過140g的阿肥們,對牠們充滿信心,希望羽化後不要光胖在身體而頭角短短的,那就很難破記錄了。沒關係,有希望總是最美,萬一沒成功,就將希望寄託在下一代,就再努力2年吧。這就是養蟲的樂趣所在,永遠抱持著不放棄的希望。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力拔山河氣蓋世〜赫克力士大兜蟲

 力拔山河氣蓋世赫克力士大兜蟲


取名自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可以說是真正的世界之最,
牠是全世界最體型最長的兜蟲
那根驚人的長戢是最昆蟲界最具殺氣的武器。
渾然天成令人讚嘆,簡直是的完美結合,
是很多蟲迷心中的永遠第一名。

 這隻破表的赫克力士大兜蟲,是我們十年前的得意作品。

甲蟲界的世界第一到底能長到多大?
這個問題永遠是全世界生物迷共同的疑問與期待。
對於養殖甲蟲,我向來喜歡用培育藝術品的心態來努力。
每一隻甲蟲都像是活的藝術品,
每一隻完美的甲蟲都是世界上的獨一無二的個體,
比任何限量精品都還珍貴。
你知道嗎?全球平均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誕生一隻170mm以上的赫克力士
再以現今南美雨林砍伐的速度,
要想要再見到破紀錄的個體出現幾乎已是不可能的期待
全球目前超過170mm等級的標本屈指可數,絕不超過10隻,
幾乎都保存在收藏家的博物館中。
    目前赫克力士的驚世世界紀錄一直停留在172mm
30多年前的野生個體,多年來一直無法再打破,
幾乎所有的超大型個體都是野外採集的。
這點,一直是全世界蟲迷心中的疙瘩。
難道我們人工養不出破紀錄的大蟲嗎?
其他品種的甲蟲的人工培育品多半早已經突破野外的極限,
偏偏這隻世界之最一直無法有所突破。據可靠消息,
日本方面今年已經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成功培育出171mm的人工飼育品。
台灣方面很多蟲友再度燃起熱情,有志一同有個追求理想挑戰世界紀錄的夢想。

   這隻赫克力士大兜蟲已經進入蟲生中最重要也最脆弱的關鍵蛹期
這個階段將進行體內器官重組的內部工程,
等到一切就定位並發育完全才能羽化變成一隻充滿魅力的成蟲。
  

這場萬眾矚目兜蟲界的世紀對決,
亞洲扛霸子對上傳統南美天王在野外不會發生。
我們也只讓雙方點到為止,
免得一發不可收拾。
甲蟲界的爭鬥向來你死我活絕無冷場,
是一場霸氣、氣力與技巧的對決非身歷其境絕難體會。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甲蟲-南洋大兜蟲(有特色的宜蘭民宿甲蟲森林)

甲蟲森林只販售人工飼養的甲蟲活體,不販賣野生採集的昆蟲或其他生物喔   蟲林野售昆蟲生態世界,蟲林野售鬼豔鍬形蟲如果您想一探南洋大兜蟲的一生,南洋大兜蟲飼養,南洋大兜蟲幼蟲,以及了解南洋大兜蟲的資料或是詢問南洋大兜蟲價格,歡迎各位來電詢問0958-900-810 林先生,或是蒞臨甲蟲森林生態教室一起體驗大自然的生態之美讓您不虛此行滿載知識而歸 !
 
 擁有一副致命武器的重裝備 :
如血滴子的頭角及鍬形蟲大鄂形狀的胸角,簡直就是魔鬼的化身,誰敢與其爭鋒。
 
早期人工飼育的南洋大兜蟲兜都長成這副德性,體型超小不說,
原本壯麗的長角都長不出來,根本就是後天失調造成發育不良。
 
 
十年前的2張舊照片,當年轟動一時。我們的養殖場已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成功培育出”長角型”的南洋大兜,就像野外產的一樣有型但是更漂亮完美。
歷經不斷的嘗試,研究不同的培育方法,包含翻譯日文的paper,
看到化蛹羽化的那一刻真的超感動的,小心翼翼把愛蟲捧在手上還不停發抖著,
所以照片拍得不好,我永遠記得那一刻的興奮心情。

 我跟兒子_阿布正認真地採收南洋大兜的卵粒 :
想要培育出完美大型的南洋大兜蟲,從小就要用心照顧,
就像小孩從小就要好好栽培一樣。
 

卵粒的發育 : 正常的受精卵會慢慢吸水膨脹,大約一個月才會孵化出幼蟲。

南洋大兜蟲是亞洲最大的兜蟲,也是最驕傲的鬥士,不論成蟲或幼蟲
遇到任何對手都會惡狠狠地攻擊,看這隻3齡幼蟲一副要咬人的樣子,
真的很兇、一定會咬人,不用懷疑只要任何生物進到牠的攻擊範圍必然濺血。
是蟲友公認最兇的兜蟲,我整日碰蟲養蟲,
心中唯一有忌憚的就是這傢伙,被各種昆蟲攻擊過,相信我,
南洋大兜的攻擊狠勁與力道及那種不服輸的精神令人敬佩,牠是我的最愛。


南洋大兜蟲的磅薄氣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雞冠鍬形蟲

細身屬的鍬形蟲 : 集精緻外型、美麗色澤於一身的台灣產傳奇鍬形蟲
 
 
未解的生態之謎 : 說起這隻雞冠鍬形蟲,曾經風靡東瀛日本,牠的美麗與別緻也是台灣昆蟲迷心中的驕傲。雖然體型不大,目前最大的人工飼育極限58mm,已經大大超越野外的紀錄。也就是說,因為台、日蟲迷的努力研究,不斷地改良及尋找最佳的飼育方式,我們能夠很容易飼育出野外難得一見的超大型個體,是一種不斷創造驚世世界紀錄的台灣產鍬形蟲。
鍬形蟲界的柏林圍牆 : 雞冠鍬形蟲有令人不解的大謎團,儘管牠經過十數年的研究,繁殖方式、培育的重點已經不再神秘,但野外的生態狀況依舊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首先一定要提的是,牠是台灣特有種,全世界就只有台灣有,而且在台灣的野外分布竟然只在北北台灣,也就是基隆、汐止、瑞芳一帶平原及低山帶,高山上絕對沒有,可以說是一種平地的鍬形蟲,這一點應該跟降雨量有直接相關,因為雞冠鍬形蟲在人工飼養上的一大關鍵點就是養殖環境的溼度一定要夠。問題來了,同樣是降雨量豐沛僅一山之隔的宜蘭地區竟然杳無蹤影,能確定的採集紀錄,幾乎都分布在上面提到的區域,其他地區都只有較零星的採集紀錄,最南有分布到桃園一帶淺山帶。宜蘭方面較能確定的紀錄是台北宜蘭交界處頭城大溪地區有現蹤過,數量不明應該也是極零星狀況。另一方向從北宜路方向來,坪林一帶有分布十分正常,怪了,到了頭城、礁溪地區就是找不到牠。一直有聽說,甲蟲森林所在地宜蘭大礁溪地區,有蟲友發現過牠的蹤跡,但至今無緣一見真正大礁溪產雞冠鍬形蟲。這點,我抱持著等待的心情期待著,相信牠一定存在著,只是有某種原因限制牠的拓展。這點需要更多專家投入研究,也可能永遠不會有正確的答案,因為大自然的謎團有時只有大自然知道,人們永遠只能試圖了解,卻又自認為已經掌握一切。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養殖成功~長牙型 台灣鬼豔鍬型蟲

哈哈!這傳說中的“貓毛“台灣鬼豔鍬型蟲被甲蟲森林給養出來囉!
歷經一年又一個月的漫長等待,加上特別的殖養方式,
終於~甲蟲森林~ 養出了長牙型的台灣鬼豔鍬型蟲囉!
  您看看,還是剛出土的呢!
                                         長牙型
                                         母蟲
 大家看,我們館長努力的挖呀挖,不只是挖到了上面那些成功羽化的成蟲,
還有…尚未化蛹的幼蟲、前蛹、及未羽化的蛹,這下子就麻煩大了。
但是為了要使牠們都能走完“蟲生”這條路,
就必須一一的為牠們製作人工蛹室囉。

                                                   幼蟲
                                         前蛹
 
                                         蛹

至於,館長是如何養出這“長牙鬼”的呢!
那就要親自來甲一趟甲蟲森林請教
林館長正誼先生囉!